澎湖小旅,隨性之決定,
有了念頭,於是默默上網訂位、尋找民宿,
一切搞定,才告訴老丁。
二月天前來,是種賭注,對"天氣"的賭注,
幸好,我們賭贏了。
稱不上時時有藍天,但天氣確實美好,
沒有夏日的悶熱,沒有冬季的寒風,
適宜的溫度、乾爽的氣候,伴我們走過三天兩夜。
澎湖不大,撇開離島的七美、望安等不談,
澎湖本島就四個鄉鎮,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
行程上,恰巧用了四個半天走完四個鄉鎮,
在未跳島的情形下,這樣的澎湖本島行程頗為輕鬆悠閒。
而西嶼鄉是我覺得澎湖四個鄉鎮裡,最適於深度探訪的一個鄉鎮,
位在澎湖西邊,經過跨海大橋,即進入西嶼鄉。
首站來到{鯨魚洞}。
臨海小村落,安安靜靜,是我喜歡的氛圍。
從村落中的一條小徑走入,前往鯨魚洞。
途中有幾家民宅都在經營小吃,尤其是當地著名的{小管麵線},
時近中午,就決定在這兒用餐。
選了入口第1家{小萍的店},人進人出,生意甚好。
我跟老丁點了2碗小管麵線,再加一盤炒小管跟海膽炒蛋。,
沒想到小管麵線中的小管料就已經非常多,
整碗麵線大概有10幾塊小管,再加上額外加點的炒小管,
我跟老丁那天的膽固醇應該破表了,
兩天後,都還隱約覺得那小管味隱藏在口腹中,
吃完這頓,我大概有3個月不會再吃小管這食物。
炒小管150元、海膽炒蛋200元、小管麵線70元。
吃飽,再往裡走去,很快來到後方的鯨魚洞。
鯨魚洞是因為海蝕而形成的特殊景觀,
長期受東北季風跟海浪侵蝕,玄武岩崩落,形成一個形狀近似鯨魚的海蝕洞。
但老實說,我當天東看、西看、左看、右看,
始終看不出個鯨魚樣。
這角度勉強有點樣,不知是不是經年累月,那形狀又有點改變了。
看完鯨魚洞往另一邊閒走,倆人在一涼亭裡閒坐。
老丁蹲在地上無聊的拉著我的腿,他總說我腿短,
拉直了,怎還是只有這麼短短一節(覷!~~~)
順手把我鞋裡的沙倒一倒,再幫我穿上,
作著奴僕般的工作,哈哈哈(下一秒,我被踢飛~~)
繞了一圈,走回剛剛的村落中。
繼續在海堤防呆坐,
倆人旅行,確實非常懶散,走走停停,停的時間似乎比走的時間多很多。
終歸,啟程上路,
跟這美麗的小魚村say goodbye,往西嶼南端繼續前進。
......................................
......................................
夢幻沙灘,是在各項旅遊指南上看不到的小點,
車子行走在線道上,看到路邊指標,便彎入去看看。
車子停好,沿著坡道走下,
眼睛一亮!哇!是片非常美麗的沙灘。
乾淨、清澈的海灘,細白的沙子,讓沙灘似有種發光的感覺,
難怪叫夢幻沙灘,真的很"夢幻"呀!
望著潮來潮去,很容易讓人處在一種放空澄澈的狀態中。
沙灘上只有我倆,
老丁隨手撿了樹枝,在海灘上亂寫字。
這個小沙灘,比起澎湖其他知名的沙灘,像是山水沙灘、蒔裡沙灘等,小很多很多,
卻是這趟澎湖行,我記憶很深的一個地方。
......................................
......................................
車子繼續南行,來到二崁聚落。
前一晚,在飯店裡翻看著西嶼鄉的景點介紹時,
二崁聚落的故事就讓我印象特深,列入隔天必訪景點。
二崁村全村都姓陳,網路上記載的故事讓我像看台灣演義一般。
(本段文引自網路『沿著菊島旅行』)
二崁聚落從開基祖陳廷益落居以來,至今三百餘年共傳九代,相傳陳廷益為少林寺武人,因愛上同門師妹有損寺規,於是與愛妻聯袂逃離唐山,飄洋過海來到澎湖,當時西嶼大部分富饒之地都有移民,於是只好選擇乏人問津的二崁村北龜山腳落居。為逃避少林寺僧侶追捕,陳廷益鮮少與外界聯繫交通,久了竟讓二崁村成為一封閉的聚落,發展成單姓社區,也就是全村都姓陳。
二崁聚落百年來,猶如封閉的一個村落,
村里居民不斷外移,跨海到鄰近的嘉義或台南謀生,
曾經長達10餘年,全村只有誕生一個小嬰孩,
現在全村僅剩下不到70位居民,卻有40幾間古厝。
當年外移的二崁居民,到台南或嘉義後多從事中藥生意,
事業有成後,便購買講究的高級建材,一船一船的運回澎湖二崁,重新整建老家,
使二崁聚落的建材或裝飾在澎湖當地都為數一數二,
加上百年來,沒有外力介入開發及破壞,
二崁古厝得以被完整保存下來。
走在小村中,真有種走入台灣民間故事攝影場景的錯覺。
村子口的柑仔店,老阿公阿媽顧著店,賣著一些兒時記憶的零食與童玩。
小孩們伸手到桶裡抓零食,體驗在都市生活中沒有的小樂趣。
在古厝裡,喝杯道地的杏仁茶,別有風味。
拐個彎,一陣濃郁香味飄來,籃子裡曬著的二崁傳香,
融合了艾草、天人菊與山芙蓉的味道,好聞極了。
賣著炸粿的老阿伯,很多旅人捧場。
遊走在二崁村裡頭時,
其實分不太清楚哪些是真正有住人的民宅,哪些是可供旅人踏入觀看的,
於是乎,常常走進一戶,發覺似是人家住家,又折返出去。
這二崁學堂,似是當年孩子們真正聚集上課的地方。
簡陋的課桌椅,斑駁的黑板,
讓人想像著當年這封閉村落,孩子們必須在克難環境中學習的樣貌。
在台灣旅行,總也到訪過幾個知名古厝,
但像這樣,整村還維持著當年風貌的歷史聚落,是第一次遊歷。
這地點,個人非常推薦,來澎湖一定要來走走,
猶如讓人進入時光隧道的小村落-澎湖二崁。
......................................
......................................
離開二崁,車子繼續往南駛,沿路還有經過幾個小點,例如西嶼東臺、西嶼西臺等....
有去西嶼東臺,但吃了閉門羹,在整修中。
而西嶼的最盡頭,就是{西嶼燈塔},又叫{漁翁島燈塔},
西嶼燈塔與軍區緊連,要先穿越軍區,才會看到燈塔。
西嶼燈塔座落在澎湖的最西位置,從馬公方向來,就像走到澎湖的最遠盡頭一樣。
丁太太不是第一次來到這兒,五年前,與好友同遊澎湖,
兩個女生,機車雙載,一路從馬公騎來,回去後,倆人都曬到脫皮,
現在回頭想起來,真不可思議,當年竟然用騎車的方式騎了那麼遠的地方~
啊!離題了,跳回來!(跳~)
西嶼燈塔也算是古蹟,建造已逾200年,是台灣最早的洋式燈塔。
"本尊"不高,是說台灣很多洋式燈塔周圍必都搭配著白色建物,
加上晴朗藍天,整個畫面看起來就是賞心悅目。
後知後覺的發現,那天的國旗都降半旗,原來是228之故。
燈塔旁有三座霧炮。
還有一間小小的燈塔文物陳列館。
照片顏色多已泛黃,想必歷史久遠~
我在其中認真的數著到過的燈塔....
這天從近中午時,進入西嶼鄉,
到走完最後一個景點西嶼燈塔,剛好花了一整個下午的時間,
很推薦來澎湖遊玩時,除了海上活動外,
好好來走走這個充滿人文歷史風味的鄉鎮,感受澎湖的另一種風情。
(圖擷取自網路)
▌澎湖‧旅行 ▌
▋澎湖‧湖西鄉 ▋奎壁山地質公園‧南寮古厝‧菓葉日出‧隘門沙灘
▋澎湖‧白沙鄉 ▋北海遊客中心小海灘‧後寮小漁港‧通梁古榕‧澎湖跨海大橋
▋澎湖‧馬公 ▋名產蒐羅遊老街‧好吃馬路益‧順遊風櫃洞‧蒔裡沙灘‧山水沙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