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分享的3個景點,
從花蓮市區內的松園別館,往南到太平洋公園、再到洄瀾灣開心農場,
大抵是順著花蓮193縣道由最北往南,
彼此距離都僅僅開車約10來分鐘,
適合順遊、且老少皆宜。
這回的花蓮小旅行,是少見的成員組合,
帶著老丁媽(老丁的媽之意,不要誤會我在說我婆婆老)+大哥大嫂+小孩,
一行人浩浩蕩蕩來個2天1夜花蓮旅,
相較之下,我跟老丁對花蓮是比較熟悉的,
因此行程的安排也就掌控在我們手裡(聽起來怪怪),
團體中有老有小,行程安排大不易,
總要找一些老少咸宜、合家歡樂同行的好地方。
婆婆是文青,對書畫、花草、賞樹、撿石等都很有興趣,
松園別館就是她會很愛的景點,
巴結如我般的媳婦當然首先排了這景點。
松園別館位在美崙山背上,居高臨下的地理位置,
最早作為日本兵事部辦公室,可以遠眺太平洋與海岸山脈。
松園別館有收門票,成人一張50元,半票25元,
裡頭最值得看得當然就是多棵百年松樹,
松勁挺拔,枝節蒼然。
與一大家子出去,
丁太太不會花太多時間在拍自己想拍的,
因此這篇文章中松園別館的照片,
有些是調了幾年前跟老丁去時拍的舊照。
這天一家人來到時,還沒入松園別館,先進了旁邊的臥松園區,
這兒是開放式的空間,免費參觀,
幾株松樹幾乎是俯趴著地的平行生長,名為臥松,實在貼切,
管理單位還用了一些保護架支撐。
園區內有個禮品店,
每一隻神情姿態都不同的雕刻鴨吸引孩子的注意,
婆婆讓孩子選一隻當禮物。
孩子一眼挑上這隻,
逗趣又不可一世的神情,活靈活現。
進入了松園別館,
一行人坐在松樹下吹風拍照,就磨去許多時間,
隨後走上建築物二樓,
這兒常年都有些不同的藝文展覽。
部落格中,婆婆第一次曝光,
氣質身影,媳婦我望其項背。
禮品店外這道牆,莫名浪漫,我很喜歡。
建築物後方,有生態池跟半戶外的咖啡館。
平心而論,松園別館是那種值得看看,但應該也只會去一次的景點,
如果你是第一次去花蓮,就推薦你去看看。
-----------------------------------------------------------------------------------------------------------
往南前行,這是一個路過臨時決定下車的景點,卻意外地喜歡,
太平洋公園,是104年南北濱公園合併後的新名稱。
不收門票,廣大的戶外廣場,是之前南濱夜市移撤後改造而成。
花東的藍天就是特別清澈,
山那頭像是天堂。
走過橋,就來到海邊。
臨靠著太平洋,
波光嶙峋的海面,讓人看得出神。
沿著海岸線的南濱公園自行車道,
浪濤聲相伴,這樣騎車實在愜意。
臨時下車,沒有走很遠,
走踏的地方還只侷限在原本南濱公園處,
事後看資料才知道北濱公園有3D彩繪藝術可以看,
留待下次了。
----------------------------------------------------------------------------------------------------------
再往南行,進入吉安鄉
洄瀾灣開心農場是這一、二年興起的景點,
丁太太這回也是第一次造訪。
選擇這個景點,原意是為了讓8歲的孩子有機會可以騎馬!
很可惜的是,雖然在別的部落格上,看到這兒可以騎馬,
但在網路上一直查不到關於洄瀾灣開心農場騎馬的正式訊息,
我還試打了網路上的一個電話,層層轉接下,
最後接聽的人也無法給我很明確的答案(是有這麼神秘咻??)
當天我們大概3點半左右到,才知道已經錯過了騎馬場次,
只能在馬廄外看著馬興嘆。
不過洄瀾灣開心農場佔地16公頃,
不怕沒地方走,只怕走不完呢!
這兒就像一個很大很大的戶外公園一樣,
有生態池、有農場、有自行車車道、有大片草原、有小型的動物園。
孔雀跟小鹿豢養在同一區,彼此當家人。
孩子撿起地上的蒲公英,黏了媽媽一整背,自己笑得樂不可支。
一群人走走拍拍,緩步前行,
來到海邊,又定著了。
洄瀾灣開心農場不用門票,
那天看到好多爸媽帶孩子來玩。
光這一大片的生態池,就讓孩子捨不得走。
有些旅人餵食吐司給池中小鴨,
小鴨搶成一團。
這一幕看得我發笑,
一個小孩不慎把整片吐司給掉進水裡,被一隻小鴨立即銜走,
每想到引來一連串鴨子對這隻鴨子的追逐戰,
銜著吐司的小鴨還會蛇行游,想甩開同伴。
仔細觀察池中鴨群,真有好多逗趣畫面,
快門也按不停。
洄瀾灣開心農場實在廣大,
這回有老有小,圖個輕鬆悠閒就好,很多地方沒走近去看,
還滿推薦大家若去花蓮,來這新景點走上一回!
丁公館的闔家旅行, 繼續前行囉!